帮助:编写规范
欢迎来到三体wiki!
- 这个页面是本百科的编辑规范页面,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百科里,编辑的规范和语法可能并不完全相同。
- 编辑本百科需要您掌握基础的wiki语言,使用这种语言您可以在条目内更改文字样式(加粗、斜体 等),或者添加分级标题和表格。关于wiki语言的教学请看这里。
这篇规范将指导您如何在三体wiki内进行条目编辑。
三体wiki的语言
语言文字
请使用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以规范汉字(或称简化字,俗称简体字;依照《通用规范汉字表》规定;遇表外繁体字应予类推简化)撰写条目正文,不使用繁体字、外文、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文言文、网络用语和颜文字、绘文字等文字(但引文和歌词等确须保留原文的场合除外;非中文内容应尽量同时提供翻译)。如果您惯用繁体字,请自备新同文堂或类似的浏览器插件,三体wiki由于维护问题暂不提供自动简繁转换,对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引用官方的非三体wiki主要语言,请参照#其他语言段落。
此外,尤其提醒来自萌娘百科的编辑者、喜爱日本ACG作品的编辑者和偏好西式语言的编辑者(没有恶意针对,只是善意提醒),由于三体wiki是关于一个国产科幻的百科,所以在条目中,请使用中文的小说术语,或官方本来的用语。
文体
和同人文不一样,编写条目时请尽可能使用说明文的语言,保证语言的严谨、无歧义。编写条目时不要加入过多的主观元素和个人情感。
下面是几个错误的示范
——这些话并不适合出现在百科条目内,如果您认为这句话的存在并无不妥之处,那么您也许不适合编辑本百科。当然,如果您喜欢,欢迎您在条目下方的评论区友好地发表类似言论。
常见用词错误
- 百科维护类
- 词条(✘)条目(✔)
- 词典才叫“词条”,百科称“条目”。
- 国语(✘)普通话(✔)
- 注:“国语”正式地讲为台湾地区对当地汉语标准的称呼,在港澳地区亦有使用的,由于此俗称在稍早时候在中国大陆也广泛作为“普通话”的别名被使用。
涉及港澳台
- 详细规则
- 参见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9年7月修订)
- 简述规则
- “中国内地”与“中国大陆”
- 重大统计数据事项,宜称“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数据”;
- 作为电影上映单位,遵从业界习称“中国内地”;
- 与港澳并列对举,称“内地”;
- 不涉台的页面内及数据标题项,统一使用“中国内地”;
- 仅涉台且不涉港澳的页面内用“中国大陆”;
- 以上两项,视语境亦可称“境内”。
- 涉港、澳、台及其与外国并列的表格项内,尽量避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指代内地(或大陆)、以特别行政区区旗指代港、澳;严禁以特殊旗帜指代台湾地区。
开始编辑
编辑器
编辑前我们需要了解自己使用的工具——编辑器。主要的编辑器分为两种:
可视化编辑器 | 源代码编辑器 |
---|---|
可视化编辑器的编辑内容所见即所得,一般用于快速编辑表格等。此编辑器类似Word、WPS文字、百度百科编辑器等。如果你只是想编辑简单的条目,可以用这种。但是由于管理员太懒,绝大部分模板没有适配可视化编辑器,一旦页面中大量使用模板,操作反而会变得较复杂。对于不了解模板工作原理的新人来说,更不建议使用这种编辑器。 | 源代码编辑器更为强大,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效果,并可以添加更丰富的模板或图片,不会出现奇怪的bug,使用的语言包括wiki语言和极少的HTML5关键字,十分简单易懂。无论是否精通wiki语法,都建议使用这种编辑器。 |
- 您在撰写条目内容时,并非一定要借助灰机提供的在线编辑器,您可以使用Microsoft Office Word、记事本、手机自带的便签/笔记/备忘录应用等各类文字编辑软件写好源代码后复制粘贴到网页上的编辑器内保存。如果您使用可视化编辑器(不建议),也可以选择编辑好文字后在灰机在线编辑器内给文字添加格式。
- 右上角“参数设置”中的“编辑”选项卡内可以关闭可视化编辑器。
基础wikitext语法
以下列出了wikitext的基础语法,请在编辑前仔细阅读。
下面是三体wiki的基本语法,包括wikitext和一些常用的HTML标签。通读可以快速掌握在三体wiki源代码编辑器的编辑方法。关于基本的模板,参见帮助:常用模板。
delete 已弃用 :不再推荐使用这些特性。虽然一些浏览器仍然支持它,但也许已从相关的 web 标准中移除,也许正准备移除或出于兼容性而保留。请尽量不要使用该特性,并更新现有的代码。
说明 | 输入 | 效果 |
---|---|---|
作用在任何地方 | ||
斜体 | ''范例'' | 范例 |
粗体 | '''范例''' | 范例 |
粗体加斜体 | '''''范例''''' | 范例 |
下划线 | <u>范例</u> | 范例 |
删除线 | <del>范例</del> | |
居中 delete 已弃用 | <center>范例</center> | |
上标与下标 | H<sub>2</sub>O、m<sup>2</sup> | H2O、m2 |
注释
其中的内容仅在编辑界面显示,不会在正文中出现
|
内容<!--这里是注释-->,内容 | 内容,内容 |
内部链接
链接到三体wiki的其他页面(如若显示为红链,一般是站内没有或者命名错误。)
|
[[条目名称]] [[条目名称|显示文字]] |
条目名称 |
内部链接至特定段落 | [[条目名#段落名]] [[条目名#段落名|你要显示的名字]] |
条目名#段落名 |
跨wiki链接
链接到跨wiki表中列出的其他可用wiki中的页面
|
[[sat:三体问题]] [[ff14:锻铁匠]] |
sat:三体问题 |
链接到维基百科 | 指向英文维基百科——[[wikipia:三体|三体]] 指向中文维基百科——[[wikipia:zh:三体|三体]] |
三体 三体 |
外部链接
链接到其他网站
|
[http://www.example.com] [http://www.example.com 显示文字] |
[1] |
参考和脚注
参考与脚注通常的情况下将出现在文章末尾{{参考资料}}处
|
实例<ref>实例</ref>,实例2<ref>实例2</ref>。</nowiki>
{{参考资料}}
|
实例[1],实例2[2]。
参考资料: |
签名
签上你设定的签名及时间戳,默认签名可以在特殊:参数设置中更改。三条浪线则不带时间戳,五条浪线则只带时间戳
|
~~~~ | 用户名(讨论) 2023年12月9日 (六) 04:41 (CST) |
为条目添加分类 | [[Category:分类名]] 请放在条目底部 |
分类:分类名 分类名会显示在条目预览或保存的时候 |
不使用wikitext代码 | 使用''代码'' <nowiki>不使用''代码''</nowiki> |
使用代码 不使用''代码'' |
插入缩略图 | [[File:logo.png|thumb|图片大小|说明文字]] | |
不同级别的标题 | == 一级标题 == === 二级标题 === |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四级标题
|
无序列表 | * 1 * 2 |
|
有序列表 | # 第一段 # 第二段 |
|
定义列表 | ; 定义 : 一 |
|
文本缩进 | 没有缩进(正常) : 第一次缩进 |
没有缩进(正常)
|
只作用于第一行 | ||
重定向 | #重定向 [[重定向页面名称(内部链接或外部链接都可以)]] | 会直接跳转到新的名称: 重定向页面名称(内部链接或外部链接都可以)
|
创建条目
你可以在搜索栏中搜索你想要创建的条目,当显示XXX 正等待你的创建!时点击红色内链即可创建并编辑你所要创建的条目;也可以点击右上角的侧边栏,在“创建页面”一栏中直接创建。当你发现一个红色的链接时,往往意味着这个链接没有创建,这时候你需要排查有没有相似的同义不同名链接;如果有,请点进去创建时建立重定向以 重定向这个页面;如果没有,你就可以点击进去并创建。
条目的命名
原则上,条目应以规范中文命名。详细命名原则如下:
- 人物条目
- 取中文名,如取“利奥”,不取“Leo”。
- 取通用名,如取“罗辑”,不取“Logic”。如有多名通用,或官方先后称名不同,结合实际情况依流行度命名。
- 作品条目
- 小说作品依官方名字命名。
- 歌曲作品依原名命名。原名中有标点符号的应予以保留,如“[夜航星]”。原名中有英文的亦予以保留。
- 剧集条目
- 直接以标题命名。“作品条目的名字加一个半角空格,再加‘第X集’”的形式作为重定向。
- 周边条目
- 依官方实际名称命名。
- 符号特殊用法
- 多个标题相同或相近的页面,需要区分的,标题后直接跟全角括号,括注消歧义内容。如:“三体(动画)”。
条目内容来源
自己编写条目:您可以自己查阅资料编写相关条目,使用这种方式您可以更加自由地控制条目内容和布局。
编辑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 对照条目描写对象,选择信息模板;
- 编辑时记得随时保存!
消息框添加指南
正在编辑的标记
为了避免一个条目出现两人及以上同时编辑的尴尬状况,请您在施工前在页面最上方拉起警戒线 将
{{正在施工|~~~~}}
放在页面的第一行,就像
{{正在施工|~~~~}}
然后保存,这样就会自动添加您的用户名、签名和时间戳,就会显示类似这样的内容:
然后您就可以安心编辑啦!
编辑完成请将此标志删除。
同名的词条
您在创建新页面前,请查找三体wiki内是否已经有同名页面,不要给同一个事物(除重名外)开多个页面。当页面同名,请在创建时在后方添加一个空格并用英文括号表示其类型。例如:
三体 (电视剧)
创建后,将
{{消歧义|{{PAGENAME}}|同名的页面|消歧义页面}}
放在页面的第一行,就像
{{消歧义|{{PAGENAME}}|三体|三体 (消歧义)}}
然后保存,就会显示类似这样的内容:
未完善的条目
如果您觉得条目完善度不够,可以看看以下的消息框。
- 一般情况下直接写这串代码即可:
{{需要扩展}}
- 填写第一个参数可以显示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要扩展|需要改进的地方}}
- 缩进显示方法:
{{需要扩展|
: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要删除的条目
如果您无意间创建了一个错误的条目或者发现某条目违反方针或不属于本站收录范围,可尝试添加该消息框等待管理员处理。
{{需要删除}}
如果您想尽快得到处理,也可以带上条目链接向管理员发送私信管理员处理。
内容版式
段落小标题
条目内视情况添加小标题。语法为:
==二级标题== ==简介== ===下一级标题===
同类条目应具有的小标题应该是大体相同的,如人物条目通常包含首段(无二级标题)以及外貌、性格、背景、角色经历、人际关系、语录等二级标题,所以在编写条目时可以考虑按已有同类条目的小标题来划分小标题。
注意:一般不使用以下标题,有失段落和谐。
=一级标题=
标点符号
一般地,在英文文段中,我们使用的是半角标点符号,在中文文段中,我们使用的是全角标点符号。由于三体wiki很少并不建议出现英文文段[1],所以全角标点符号在三体wiki是最常用的。注意:如果你不懂什么是全角符号,什么是半角符号,那就不用往下读了,你使用的搜狗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等在默认中文输入状态下提供的符号就是正确的。
半角符号 | 全角符号 |
---|---|
这是前半句话,这是后半句话. | 这是前半句话,这是后半句话。 |
这是前半句话"这是后半句话" | 这是前半句话“这是后半句话” |
这是前半句话(这是后半句话) | 这是前半句话(这是后半句话) |
- 省略号用“……”,不用“......”“。。。”等。
- 破折号用“——”,不用“--”等。
- 横排书写时,引号用““”(左双引号)、“””(右双引号)、“‘”(左单引号)、“’”(右单引号),不用“「”“」”“『”“』”等。
- 连续的引号或书名号间如无括注,中间不用逗号或顿号分隔。
- 三体wiki在正文中遵从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4-2011,使用全角符号。
- 当且仅当以下情况使用半角符号:
- 编辑代码时,根据语法要求需要的;
- 英语内容中的标点符号;
- 其他特殊情况,暂时未发现的。
- 出现除汉语、英语外的其他语言时,标点符号的使用遵从相关语言的标准。
- 汉字与数字、西文混排时,若无特殊情况,不宜在其间加入空格。
粗体和斜体
粗体文字在本百科内表示强调,使用方式例如:
- '''粗体文字'''在本百科内表示'''强调'''
在英文里,一般多使用斜体字来表示专有名词(如片名),例如
She is watching ''The three body''.
- She is watching The three body.
翻译过来后,因为汉语排版中是用斜体字会影响美观,对于书籍、文章的名字我们添加书名号:
她在观看《三体(动画)》。
- 她在观看《三体(动画)》。
对其他内容我们可以使用正常的字体或粗体。
注音
在内容页面中,对以下的情形,可以使用{{ruby|文字|读音}}的形式标注读音:
- 条目名含有的较生僻汉字、易读错的多音字,在首段中首次出现时。如:
- 对官方失误中读音有误的介绍,标注正确读音时。如:
- 日文中的振假名。此时需指定第三个参数为
ja
。
注意,单独为姓氏或名字标注拼音需大写首字母。
处理页面元素互相遮盖
当页面元素互相遮盖时,在相关元素后添加{{clear}}即可。
关于页顶模板
并非所有的条目都完美无瑕,当你在阅读条目时发现这个条目有问题,而自己却没法 更改时,便需要此类模板。 同时,您也有权移除相关模板。
关于条目创建错误
如果您在创建完成后发现已有同义条目、命名错误(不符合命名标准、错别字等)或不符合收录范围等明显错误,请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改正:
- 若是同义条目,请清空您后来创建的条目版本,并将页面重定向至先前的版本。
- 若属于命名错误,请重新建立正确命名的条目并联系管理员删除命名错误的页面。
- 不属于收录范围的内容请直接联系管理员删除。
条目的分类
维基使用的条目分类方式,更类似于标签。我们不是在分类中添加页面,而是在页面中添加分类标签。
在使用源代码编辑器时,可打上以下代码:
[[Category:]]
并在冒号后面添加分类文字
使用可视化编辑器时,点击工具栏右侧的更多菜单,即可看到添加分类的功能。
当然,如果你使用PC,可以直接拉到页面底端使用快速添加分类功能,点击“添加分类”并输入分类。
具体分类请查阅特殊:所有分类。
条目中的图片
获取使用图片授权
在使用图片前,你需要确保该图片没有版权纠纷。如果你无法确保,请不要使用该图片。有关图片版权的更多信息请参考著作权。在上传图片时务必选定版权信息。 本维基已经获取一些艺术家的授权,以在本维基使用他们的某些作品,请点击这里查看全部已经获取的授权。 如果你希望在本维基使用某位艺术家的画作但尚未获得授权,可以联系该艺术家,也可以在QQ群中询问获取授权的进度。
图片的布局
为了美观和增强页面的可阅读性,请把正文中的图片放在右侧,通常的尺寸是宽度340px。 插入图片的代码:[[file:图片文件名.jpg|右|缩略图|340px|说明文字]] 请在说明文字中标明图片的来源或作者。 同时,不推荐在正文中插入太多图片。但可以在页面上提供相关图片分类的链接,使用模板{{ImageLink}} 例如在叶文洁的页面中插入此模板,就会显示为:可参阅:与叶文洁相关的图片。(10张) 并会链接到分类:叶文洁相关的图片。
排序
新媒体平台
涉及到作品播出的新媒体平台等,方便起见宜按拼音排序。
其他语言
《三体》三部曲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如果遇到多个语言需要排序的,顺序可以按照下表排列。注意,简体中文(中国大陆)是个例外,它永远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三体》三部曲和三体wiki使用的语言就是简体中文(中国大陆)。其他中文变体及汉语方言宜紧跟简体中文(中国大陆)之后。如果遇到下表之外的语言或需要细分下表内的语言,可随时添加;官方译名详见译名表。
语言代码 | 语言中文名 | 语言当地名 |
---|---|---|
aa | 阿法尔语 | Afaraf |
ab | 阿布哈兹语 | аҧсуа бызшәа |
ae | 阿维斯陀语 | avesta |
af | 南非语 | Afrikaans |
ak | 阿坎语 | Akan |
am | 阿姆哈拉语 | አማርኛ |
an | 阿拉贡语 | aragonés |
ar | 阿拉伯语 | العربية |
as | 阿萨姆语 | অসমীয়া |
av | 阿瓦尔语 | авар мацӀ |
ay | 艾马拉语巴斯克语 | aymar aru |
az | 阿塞拜疆语 | azərbaycan dili |
ba | 巴什基尔语 | башҡорт теле |
be | 白俄罗斯语 | беларуская мова |
bg | 保加利亚语 | български език |
bh | 比哈尔语 | भोजपुरी |
bi | 比斯拉马语 | Bislama |
bm | 班巴拉语 | bamanankan |
bn | 孟加拉语 | বাংলা |
bo | 藏语 | བོད་ཡིག |
bo(adx)[2] | 藏语(安多方言) | ཨ་མདོ་སྐད། |
bo(kbg)[2] | 藏语(康巴方言) | ཁམས་སྐད། |
bo(bod)[2] | 藏语(卫藏方言) | དབུས་གཙང་སྐད། |
br | 布列塔尼语 | brezhoneg |
bs | 波斯尼亚语 | bosanski jezik |
ca | 加泰隆语 | català |
ce | 车臣语 | нохчийн мотт |
ch | 查莫罗语 | Chamoru |
co | 科西嘉语 | corsu |
cr | 克里语 | ᓀᐦᐃᔭᐍᐏᐣ |
cs | 捷克语 | čeština |
cu | 教会斯拉夫语 | ѩзыкъ словѣньскъ |
cv | 楚瓦什语 | чӑваш чӗлхи |
cy | 威尔士语 | Cymraeg |
da | 丹麦语 | dansk |
de | 德语 | Deutsch |
dv | 迪维西语 | ދިވެހި |
dz | 宗喀语 | རྫོང་ཁ |
ee | 埃维语 | Eʋegbe |
el | 希腊语 | ελληνικά |
en | 英语 | English |
en-CA | 英语(加拿大) | Canadian English |
en-GB | 英语(英国) | British English |
eo | 世界语 | Esperanto |
es | 西班牙语 | Español |
et | 爱沙尼亚语 | eesti |
eu | 巴斯克语 | euskara |
fa | 波斯语 | فارسی |
ff | 富拉语 | Fulfulde |
fi | 芬兰语 | suomi |
fj | 斐济语 | vosa Vakaviti |
fo | 法罗语 | føroyskt |
fr | 法语 | français |
fy | 弗里斯兰语 | Frysk |
ga | 爱尔兰语 | Gaeilge |
gd | 苏格兰盖尔语 | Gàidhlig |
gl | 加利西亚语 | Galego |
gn | 瓜拉尼语 | Avañe'ẽ |
gu | 古吉拉特语 | ગુજરાતી |
gv | 马恩岛语 | Gaelg |
ha | 豪萨语 | هَوُسَ |
he | 希伯来语 | עברית |
hi | 印地语 | हिन्दी |
ho | 希里木托语 | Hiri Motu |
hr | 克罗地亚语 | hrvatski jezik |
ht | 海地克里奥尔语 | Kreyòl ayisyen |
hu | 匈牙利语 | magyar |
hy | 亚美尼亚语 | Հայերեն |
hz | 赫雷罗语 | Otjiherero |
ia | 因特语 | Interlingua |
id | 印尼语 | Bahasa Indonesia |
ie | 西方国际语 | Occidental |
ig | 伊博语 | Asụsụ Igbo |
ii | 彝语北部方言 | ꆈꌠ꒿ Nuosuhxop |
ik | 依努庇亚克语 | Iñupiaq |
io | 伊多语 | Ido |
is | 冰岛语 | Íslenska |
it | 意大利语 | Italiano |
iu | 伊努克提图特语 | ᐃᓄᒃᑎᑐᑦ |
ja | 日语 | 日本語 |
ja-Latn | 日语(罗马字) | Nihongo (Romaji) |
jv | 爪哇语 | ꦧꦱꦗꦮ |
ka | 格鲁吉亚语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kg | 刚果语 | Kikongo |
ki | 基库尤语 | Gĩkũyũ |
kj | 宽亚玛语 | Kuanyama |
kk | 哈萨克语 | қазақ тілі |
kl | 格陵兰语 | kalaallisut |
km | 高棉语 | ខ្មែរ |
kn | 康纳达语 | ಕನ್ನಡ |
ko | 韩语/朝鲜语 | 한국어/조선말 |
ko-CN | 朝鲜语(中国) | 조선말 (중국) |
ko-Kore-KR | 韩语(汉谚混写) | 韓國語 (國漢文混用) |
ko-KP | 朝鲜语(朝鲜) | 조선말 |
ko-KR | 韩语(韩国) | 한국어 |
ko-Latn | 韩语/朝鲜语(罗马字) | Hangukeo/Joseonmal (Romaja)[3] Hankukŏ/Chosŏnmal (Romaja)[4] |
kr | 卡努里语 | Kanuri |
ks | 喀什米尔语 | कश्मीरी |
ku | 库尔德语 | Kurdî |
kv | 科米语 | коми кыв |
kw | 康瓦尔语 | Kernewek |
ky | 柯尔克孜语 | Кыргызча |
la | 拉丁语 | latine |
lb | 卢森堡语 | Lëtzebuergesch |
lg | 卢干达语 | Luganda |
li | 林堡语 | Limburgs |
ln | 林格拉语 | Lingála |
lo | 老挝语 | ພາສາລາວ |
lt | 立陶宛语 | lietuvių kalba |
lu | 卢巴卡丹加语 | Kiluba |
lv | 拉脱维亚语 | latviešu valoda |
mg | 马拉加斯语 | fiteny malagasy |
mh | 马绍尔语 | Kajin M̧ajeļ |
mi | 毛利语 | te reo Māori |
mk | 马其顿语 | македонски јазик |
ml | 马拉亚拉姆语 | മലയാളം |
mn | 蒙古语 | |
mn-Cyrl | 蒙古语(西里尔) | Монгол хэл (Кирилл) |
mr | 马拉提语 | मराठी |
ms | 马来语 | Bahasa Melayu |
mt | 马耳他语 | Malti |
my | 缅甸语 | ဗမာစာ |
na | 瑙鲁语 | Dorerin Naoero |
nb | 书面挪威语 | Norsk Bokmål |
nd | 北恩德贝莱语 | isiNdebele |
ne | 尼泊尔语 | नेपाली |
ng | 恩敦加语 | Owambo |
nl | 荷兰语 | Nederlands |
nn | 新挪威语 | Norsk Nynorsk |
no | 挪威语 | Norsk |
nr | 南恩德贝勒语 | isiNdebele |
nv | 纳瓦荷语 | Diné bizaad |
ny | 齐切瓦语 | chiCheŵa |
oc | 奥克语 | occitan |
oj | 欧及布威语 | ᐊᓂᔑᓈᐯᒧᐎᓐ |
om | 奥罗莫语 | Afaan Oromoo |
or | 奥里亚语 | ଓଡ଼ିଆ |
os | 奥塞提语 | ирон æвзаг |
pa | 旁遮普语 | ਪੰਜਾਬੀ |
pi | 巴利语 | पालि |
pl | 波兰语 | język polski |
ps | 普什图语 | پښتو |
pt | 葡萄牙语 | português |
pt-BR | 葡萄牙语(巴西) | português do Brasil |
qu | 奇楚瓦语 | Runa Simi |
rm | 罗曼什语 | Rumantsch Grischun |
rn | 克伦地语 | Ikirundi |
ro | 罗马尼亚语 | Română |
ru | 俄语 | русский |
rw | 卢旺达语 | Ikinyarwanda |
sa | 梵语 | संस्कृतम् |
sc | 撒丁语 | sardu |
sd | 信德语 | सिन्धी |
se | 北萨米语 | Davvisámegiella |
sg | 桑戈语 | yângâ tî sängö |
si | 僧伽罗语 | සිංහල |
sk | 斯洛伐克语 | Slovenčina |
sl | 斯洛文尼亚语 | Slovenski Jezik |
sm | 萨摩亚语 | gagana fa'a Samoa |
sn | 绍纳语 | chiShona |
so | 索马里语 | Soomaaliga |
sq | 阿尔巴尼亚语 | Shqip |
sr | 塞尔维亚语 | српски језик |
ss | 史瓦帝语 | SiSwati |
st | 塞索托语 | Sesotho |
su | 巽他语 | Basa Sunda |
sv | 瑞典语 | Svenska |
sw | 斯瓦希里语 | Kiswahili |
ta | 泰米尔语 | தமிழ் |
te | 泰卢固语 | తెలుగు |
tg | 塔吉克语 | тоҷикӣ |
th | 泰语 | ไทย |
ti | 提格利尼亚语 | ትግርኛ |
tk | 土库曼语 | Türkmen |
tl | 他加禄语 | Wikang Tagalog |
tn | 札那语 | Setswana |
to | 汤加语 | Faka Tonga |
tr | 土耳其语 | Türkçe |
ts | 聪加语 | Xitsonga |
tt | 鞑靼语 | татар теле |
tw | 契维语 | Twi |
ty | 塔希提语 | Reo Tahiti |
ug | 维吾尔语 | ئۇيغۇرچە |
uk | 乌克兰语 | Українська |
ur | 乌尔都语 | اردو |
uz | 乌兹别克语 | Oʻzbek |
ve | 文达语 | Tshivenḓa |
vi | 越南语 | Tiếng Việt |
vo | 沃拉普克语 | Volapük |
wa | 瓦隆语 | Walon |
wo | 沃洛夫语 | Wollof |
xh | 科萨语 | isiXhosa |
yi | 意第绪语 | ייִדיש |
yo | 约鲁巴语 | Yorùbá |
za | 壮语 | Saɯ cueŋƅ |
zh | 中文 | 中文 |
zh-Bopo | 中文(注音字母) 中文(注音符号) |
ㄓㄨㄥ ㄨㄣˊ (ㄓㄨˋ ㄧㄣ ㄗˋ ㄇㄨˇ) ㄓㄨㄥ ㄨㄣˊ (ㄓㄨˋ ㄧㄣ ㄈㄨˊ ㄏㄠˋ) |
zh-Hans-CN zh-CN |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
zh-Hans-HK | 简体中文(中国香港) | 简体中文(中国香港) |
zh-Hans-MO | 简体中文(中国澳门) | 简体中文(中国澳门) |
zh-Hans-MY zh-MY |
简体中文(马来西亚) | 简体中文(马来西亚) |
zh-Hans-SG zh-SG |
简体中文(新加坡) | 简体中文(新加坡) |
zh-Hant-CN | 繁体中文(中国大陆) | 繁體中文(中國大陸) |
zh-Hant-HK zh-HK |
繁体中文(中国香港) | 繁體中文(中國香港) |
zh-Hant-MO zh-MO |
繁体中文(中国澳门) | 繁體中文(中國澳門) |
zh-Hant-TW zh-TW |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 繁體中文(中國臺灣) |
zh-Latn | 中文(汉语拼音) 中文(拉丁化)[5] |
Zhōngwén (Hànyǔ Pīnyīn) Jongwen (Lhading huah)[6] |
zu | 祖鲁语 | isiZulu |
其他
注意事项
条目内容的主要要求是:是相关的、有据可查的。并且编写词条时,请尽量排除主观色彩的描述和论断。
可以引用个人博客、贴吧帖子、百度百科等其他网站上的信息,但请不要将其直接转载为条目内容!
另注,因版权原因,请不要创建与《我的三体》有关的条目。如要引用或查阅,请复制以下文字使用萌娘百科的条目;如要编辑请在萌娘百科编辑:
[https://zh.moegirl.org.cn/我的三体 《我的三体》]
其他注意事项请阅读站点公告以了解。
请填写编辑摘要
编辑完成,提交之前请填写编辑摘要,以描述这一次编辑的主要内容。如果改变比较小(例如只是修改了一个错别字),可以设置为“小编辑”。
避免编辑冲突
如果你和其他用户同时编辑了一个页面,可能会导致其中一人的编辑无法保存。为了避免这类问题,请尽量不要编辑标注了“正在施工”的页面。如果和他人合作编辑同一个页面,推荐使用分段编辑(即点击段落标题后的编辑按钮)。
善用沙盒页面
Project:沙盒是三体wiki中公共的沙盒页面,您可以在此处自由编辑、练习,不必担心出错。您也可以按照沙盒中的提示内容创建属于自己的沙盒页面。
在对常用模板进行重要修改时,请务必先在沙盒页面进行测试,确认无误后再对模板进行修改,以免对引用此模板的页面产生影响。
关于搞维基的更多技巧
这篇文档仅仅提供了简单的维基编辑规范。如果你有更多疑问或是有兴趣参与规范的修订、模板的编写、网站的设计与建设,请加入编辑群来交流。
感谢阅读,最后祝搞(维)基愉快!